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和宝武集团“双碳”战略驱动下,重庆钢铁将低碳转型深度融入全产业链,以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为“双轮”,积极探索能源治理现代化新路径。今年上半年,公司平均碳排放强度较去年同期下降3%,绿色低碳发展呈现持续向好态势。
重庆钢铁将数字化作为实现精准能源管控的核心抓手。7月,公司碳排放数据体系顺利通过重庆市生态环境局核查,数据来源获得权威认可。
能源环保部联合制造管理部、营销中心、炼铁事业部等多个部门,针对核查中发现的关键问题,特别是炼铁区域烧结机、高炉的烟煤和无烟煤直接计量准确性,逐一推进整改,为2025年、2026年国家碳配额精准分配打下坚实可靠的数据基础。
在夯实数据基础的同时,依托智慧能源动态管控系统,实现了对全流程能耗与碳排放的实时、精准监控,为生产优化提供了强大的数据支撑。
为了进一步提升监测能力,6月,公司联合重庆市能源利用监测中心启动了碳排放在线监测课题研究。预计8月底,2号高炉热风炉将率先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在线监测,这将显著提升碳排放数据的精准度和及时性。
6月,公司依托专业咨询单位,对重点工序开展专项能效诊断,旨在精准识别提升空间,全面推进能效标杆创建工作。
与此同时,一系列重点节能项目在陆续启动。8个项目全部建成投运后,预计每年可实现二氧化碳减排量达4.28万吨。其中,高炉炉顶均压煤气回收项目于7月成功投运,该项目将原本放散的高炉煤气进行净化处理,直接输送至公司煤气管网,作为轧钢、发电等环节的优质燃料重新利用,每年回收高炉煤气约3900万立方米,年减排二氧化碳3864吨。这一项目的成功投用,是公司资源循环利用、迈向绿色转型新阶段的重要标志。
此外,热卷产线加热炉富氧燃烧技术改造也顺利完成。改造后,燃烧效率显著提高,混合煤气单耗有效降低,烟气排放量减少,配套风机电耗下降约20%,整体能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。
上半年,公司通过创新新能源“源荷直连”模式,建成了长寿地区最大用户侧储能电站项目,该项目装机容量15MW/30MWh,利用储能系统的充放电特性,全年可“削峰填谷”,平移尖峰时段用电量约1980万kWh。
目前,公司正在积极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(一期)项目,规划装机容量10MWp。通过利用太阳能发电技术,预计年平均发电量可达720万kWh,年节约标准煤884吨,减排二氧化碳2353吨。同时,项目建成后,还能与储能系统形成联动,更灵活地利用绿色电力,实现更好的节能减排效果和经济效益,持续降低公司的用电成本。
接下来,公司将主动拥抱绿色革命,持续深化技术创新与管理变革,培育可持续发展基因,“碳”索新路径,坚定不移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。